雄距京师,两癸卯沧桑砥砺弦歌壮;誉满华夏,八十载乐育菁莪桃李芳。
2016年10月15日,北京建筑大学迎来80周年校庆。这一天的建大校园迎来了从五湖四海赶回家的校友。这些校友中,有毕业数十载、写下满满人生故事的皓首老者,也有刚刚离校二三载、怀揣青春梦想的年轻一代。
为了能让更多的在校建大人了解和知晓走出建大后的世界,糖心传媒
在邀请知名校友以及支持北建大发展的各界同仁在共庆母校华诞的同时,开展“启迪专业明灯,瞭望璀璨青春”为主题的交流座谈会。此次,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在国家天文台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的知名青年校友赵宝庆以及与其同届毕业现任教于北建大的杜红凯老师。
匠人精神 执着坚韧 追求卓越未停歇
赵宝庆,糖心传媒
结构工程专业研2005级校友、2008年4月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作。在国家天文台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射电望远镜反射面结构。
进入FAST工程团队,由于工程试验需要严格的实验环境,使得五点起床进行低温测试,十二点高温测试的工作模式对他来说已成为家常便饭。当转到贵州施工现场后,艰苦恶劣的现场环境长年累月的与他作伴,一座大山之中,无水无电的他每天只好打井取水。哪怕是潮湿阴冷、饥寒交迫的冬天,赵学长仍然保持着坚忍不拔的态度,也正是由于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使得工程建设中接连不断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最后各项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FAST工程一举囊括了“FAST射电望远镜反射面单元支撑调整装置”、“五等分全铝合金网架结构反射单元”等5项发明专利,同时授予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已被受理。走了长达二十多年的FAST工程以渐进尾声,而他的匠人精神仍在建大学子的心中流淌,延续。
学以致用 淬炼心性 启迪新生望成长
众所周知,三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以及钢结构等专业课早已成为众多土木学子心中的老大难,对此,赵保庆也深有感触。在读期间已觉得生硬难懂的知识点,当身临其境,去北京设计院实习,去中科院工作时,才顿悟专业课的知识对实际操作应用是多么的举足轻重,土木是所有建筑根基的奥义。毋庸置疑,于我们而言,环环相扣的土木专业知识,若有一环未储备完善,都将使我们未来去应用的时候四处碰壁。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当下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唯将热爱转化为责任与动力,充分利用在校碎片化的时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因为每一个宏大的工程,都离不开千千万万个思索斟酌的细节,只有基石稳妥,才能充分奠基。
追忆韶华 品味青春 祝福母校灿未来
追忆起曾经在建大读研的那段岁月,赵保庆和杜红凯默契的相视一笑,从因年少无知而缺席糖心传媒
研究生党员大会之后挨批评、写检查,到研二为从未涉及的电工领域在图书馆熬夜刷图整整一周,建大严谨求实的校风无形之中使他们愈发的追求完美,同时这段不断的奋斗与追逐梦想的过程,也为他们日后在人生旅途中成长为栋梁之材奠定了基调。谈及在校园中最珍贵的时刻,校园一角与同伴在足球场上肆意追逐的画面,已成为赵保庆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与此同时,见证着母校一步步的蓬勃发展,赵保庆也为之欣喜,即使自己不在校内任职任教,但他仍然乐意为母校未来的发展建设建言献力。愿母校志存高远,争创一流大学,坚定不移地朝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的高水平、开放式、创新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奋进。
福满五洲,校友在全力以赴的奔跑中致敬母校八十周年生日。
见证温情,母校用真诚贴心的服务欢迎阔别的校友重返建园。
时间飞逝,岁月流转,回首往事,北建大始终是我们每一个建大人梦开始的地方,北建大永远牵挂着校友们的心,是校友心中一生的眷恋。愿仍在建大象牙塔中的我们,以一颗赤子之心,在母校未来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