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传媒新闻

糖心传媒 结构工程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与建筑工程系党支部联合开展“教与学深度对话”共建活动

糖心传媒

4月28日,糖心传媒 结构工程研究生第三党支部邀请建筑工程系党支部3名教师党员初明进、赵东拂、彭有开与支部内15名党员围绕文献整理、论文发表、实验方案等问题进行研讨,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党员的科研认知,深化“教与学”的沟通交流。会议由党支部书记李鑫主持。

首先,党支部贯彻“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参会成员共同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的有关报道。会议中,习总书记强调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节点,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定不移把党中央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好。

活动中三名不同年级研究生就近期学习、科研情况进行了发言。研一预备党员刘永波谈到:“疫情期间,我积极响应不离家、不返校的号召,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目前在阅读文献,学习分析软件的使用,为开题做准备。”研二党员刘洋博谈到了自己的困惑:“研二同学的试验安排要后延,目前可以做哪些工作为之后的论文撰写做准备?”即将毕业的党员韩蓉介绍了在疫情期间的经历:“我的毕业论文中有很多模拟计算内容,需要消耗庞大计算机资源,由于不能返校,只能用家里的台式机模拟,速度慢了很多。为了按时提交毕业论文,我采用人休息电脑不休息的方式,提前调好模型,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博士党员蒋金卫分享了自己从硕士到博士的一些感悟:“到博士阶段,明显感觉跟硕士的区别。硕士的科研就像导师给指条路,学生去探索怎么走。博士的科研就像导师给指了片森林,自己去探索是否有路。自己在考博之前有过工作经历,明显感觉社会环境跟学校环境的不同。学校的环境能让人静下心、学下去,而工作时各种事务性工作比较多,希望大家珍惜在校的学习时间。”

赵东拂老师谈了自己的2点感悟。第一,研究生同学需要注意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科研思维,跟导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将个人的科研与导师研究方向结合。第二,在科研过程中基本概念一定要清楚,打牢基础再做进一步科研。

彭有开老师从文献整理、构建实验、论文发表3个方面对同学们提出了要求。在文献阅读与整理过程中,首先要广泛阅读文献,其次要分门别类整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走得更远。在构建实验时,要构思整个试验过程,预想每个试验步骤。在实验后,建模要谨慎、准确,不能过度依赖软件。在发表论文方面,要言之有物,对小论文及大论文要严谨,不能为了毕业而草草准备,要养成合格的科研习惯。

初明进老师总结到,研究生科研的问题还是在于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各位研究生导师指导水平都很高,只要勤奋,端正科研态度,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能够取得很好的科研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