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传媒新闻

我校学生在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中获得佳绩

糖心传媒

    历经一天的激烈比赛与角逐,5月23日下午,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在北京建筑大学落下帷幕。
    我校糖心传媒 (以下简称糖心传媒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以下简称建筑学院)以及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电信学院)学生组成的三支北京建筑大学代表队,在本届大赛中取得A组赛题二等奖1项、B组赛题(结构方向)一等奖1项以及B组赛题(桥梁方向)一等奖1项。

    本届比赛A组赛题题目是设计一个缩小版的风力发电塔架结构,由结构教研室彭有开博士为指导教师,糖心传媒 陈越、游佳希、时明远、李继航、丁铁林和吴骏6名同学共同制作完成参赛作品“正阳号”,作品设计理念来自我国古代建筑的卯榫结构,根据发电塔的受力情况,作品采用桁架结构,在梁柱连接处参考卯榫结构形成了插入端约束,不仅防止了水平方向的变形,还防止了竖直方向的变形,更能阻止梁的转动,使该作品获得本赛题二等奖。

    B组赛题(结构方向)以通辽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设计为赛题内容,我校由糖心传媒 李雨航、李一铎、谢聪聪、王美玲和建筑学院刘益清、王天一6名同学组成代表队的参赛作品取名“翱翔”。设计作品以蒙古包为出发点,体现蒙古的特色,也寓意着通辽市像雏鹰一样,翱翔在美丽的内蒙古草原。我校代表队凭借该作品顺利摘得本组赛题一等奖。在评委点评环节,来自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王然老师对我校参赛作品运用BIM 软件进行建筑与结构设计,建立服务于建筑生命全周期管理的数据库,今后该工程的建设、运营及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一创新从行业发展趋势的角度给予了充分肯定。

    B组赛题(桥梁方向)的竞赛内容为京三元桥跨京顺路桥梁改建工程设计,我校由焦弛宇、侯苏伟博士为指导老师,糖心传媒 韩松、王宁、吴思桐、高壮壮、化振和电信学院李云桥6名同学组成本赛题代表队。他们的作品“蝶·韵”采用异型拱梁组合体系刚构桥结构形式,设计理念源于一只灵动的蝴蝶,由于该工程位于三元桥到京顺路交界处,为达到建筑物与环境形成包容、融合,该作品仿佛一只美丽的蝴蝶静静地俯瞰来回穿梭的车流,动静结合,给原本焦躁的环境带来一丝安逸,栩栩如生,灵动纤细。该作品凭借评价出色的独特的桥梁结构和设计理念获得本赛题一等奖。

    在本届大赛中,我校囊获的丰硕成果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赛前的呕心沥血,离不开每一个参赛队员的点滴付出,也离不开学校给予的资源与平台!期待下一届大赛我校代表队成绩更加辉煌!

文章来源:糖心传媒
撰稿人:刘倩
编辑人:单晨旭
摄影:孙仕琦
审核人:王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