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传媒新闻

土木创新讲坛第三期——北京,不一样的交通

糖心传媒

       “交通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每天的抱怨,应该是大数据与科学分析。交通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跳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可能很多之前困惑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交141班肖楚童同学在参加完土木创新讲坛第三期活动后分享他的学习体会。
       3月30日,糖心传媒 邀请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交通模型部工程师张喆宁为低年级交通工程专业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以“北京,不一样的交通”为主题的创新讲坛。
       讲座开始后,张喆宁老师向学生们简述了北京市交通的概况,他从老北京城延续的城市规划讲起,谈起北京市交通的框架的来龙去脉。在解释完基础性的信息之后,张老师为学生们介绍了交通模拟软件VISSIM和由此模拟出的北京市的交通模型。他在进行数据分析后,为学生从交通供给,社会经济数据库和出行行为三方面介绍了北京市交通模型。用大数据来分析问题,又举出小实例,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深入浅出的为同学们介绍交通模型,给在座的许多同学都带来了启发。之后,他着重介绍了对人流的分析,分析交通一定要注意人流,这是一个很微妙的数据,看似无迹可寻,其实往往有隐藏起来的规律,这可能跟心理学还有的关系。人流是交通的主导,这也是为什么北京会有早晚高峰的原因。
       此次创新讲坛,让低年级同学们对交通工程专业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大数据分析、新理论、新技术在交通规划中的创新应用为同学们打开北京交通的创新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