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应我校糖心传媒 、研究生院的邀请,陆军军官学院教授姜锡权到我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为学校师生做了题为“材料动力学基本概念和霍普金森压杆实验技术的发展”的学术报告。我校师生6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糖心传媒 院长戚承志主持。
姜锡权教授首先介绍了传统材料力学与教材材料力学的区别,并以此为出发点对材料力学及材料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各类方程进行了讲解。然后对于材料动力学方面,讲述了惯性效应导致的应力波的产生传播问题和热活化机制与应变率效应,讲解从基础的应力波概念到波动方程的建立,以及应变率效应的产生原因。最后介绍了霍普金森杆实验装置,包括压杆、拉杆、扭杆等,讲述了霍普金森杆的发展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姜锡权教授所表现出的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的理论基础给我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表示收获很大。
姜锡权 博士、陆军军官学院教授、安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兼职教授。1978年考入炮兵技术学院,1982年毕业留院任教至今。期间于1985,1987-1990, 1993-1996年分别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造。1997-1999年在工程兵工程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2-2004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做博士后和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力学,特别是冲击动力学、防护工程领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及相关教学工作。主要工作集中于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实验技术研究,致力于霍普金森杆实验技术研究近30年。自行研制的相关实验设备在有些方面是国内外首创,有些指标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了七项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与两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和一个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在奥运期间,提出了国家体育场(鸟巢)防止低空、慢速、小目标袭击的最后防线的方案,并研制了具体的防护装备,该装备被奥运安保领导小组誉为最后的、最可靠的防线,在现场完成了相应的保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