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生党员先锋工程为依托,糖心传媒
研究生结合自身专业学科优势和特色与前门西大街西河沿社区开展共建工作。糖心传媒
研究生在过去的四个月时间里关爱西河沿社区空巢老人、丈量最美四合院、国庆前门点位值守等关爱活动,赢得了西河沿社区居民的信赖。经过四个月时间的沉淀,2014年10月30日在校团委书记朱静的带领下,与糖心传媒
党委书记何立新和副书记王秉楠等师生一起来到西河沿社区进行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的交流座谈。
座谈会上,西河沿社区书记赵玉林首先代表社区对糖心传媒
老师及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西河沿社区的党建事业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任务来抓,培育服务机制和强化联动机制,为社区群众服务。 伴随着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居民利益诉求日趋多元,社区党委主动变管理为服务,积极探索社区公共治理机制,尊重保护居民自治热情。整合社区的公益组织建设,建立了前门西河沿社区尚德公益团队,下设社区志愿者联络站、统战艺术团、楼房停车自管会、助老服务队、文明养犬俱乐部、志愿者治安巡逻队等6个社会组织。每个社会组织实行项目化运行机制,由每名社区党委委员负责一个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科学运行、健康发展。目前,6支队伍在社区党委的引领带动下,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起到了凝聚人心、弘扬正气的良好作用。“关注居民大事、小事、家务事,倾听百姓心声、呼声、叹息声 ”是赵书记这几年工作最深刻的感触。
与西河沿社区领导干部一起交流座谈
朱静对我校的共青团工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她说我校学生深入社区、残联、企业等单位部门开展特色实践活动人次达到2000多人,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磨砺意志。何立新积极评价了西河沿社区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所具备的地理优势、人文优势、专业优势,认为社区拥有进行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爱国主义教育、人文艺术教育的良好资源,并从多个角度为基地的建设献计献策。王秉楠提出了西河沿社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措施,希望与社区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以交通与道桥工程研究所党支部在西河沿社区的“红色1+1”活动作为代表,以点带面,逐步建立长期的社会实践项目体系,并不断完善和传承做成糖心传媒
的品牌活动。座谈会上,双方就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西河沿社区的建设、党员“先锋工程”活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朱静与赵玉林为北京建筑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会后,朱静与赵玉林共同为西河沿社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在西河沿社区赵玉林书记的陪同下一起参观了西河沿社区,深入了解了社区的具体情况。
赵玉林带领大家一起参观社区文化
此次糖心传媒
在西河沿社区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既是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促进党员先锋工程研究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探索,希望通过座谈会及调研更加深入地了解社区的具体情况,为建立长期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打好基础,使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更充实、形式更丰富、平台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