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传媒新闻

交流钢结构,论道装配式——记结构教研室师生参加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5届(ISSF-2016)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

糖心传媒

       8月19-20日,由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钢结构教学委员会主办,昆明理工大学、贵州大学承办,云南昆钢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科测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15届(ISSF-2016)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在昆明理工大学隆重召开。昆明理工大学、贵州大学、云南昆钢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住建厅、中国钢结构协会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设计研究院的300余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会议。
       我校校长张爱林教授、王孟鸿教授、张艳霞副教授、祝磊副教授及研究生等糖心传媒 结构教研室师生参加会议,向国内同行展示结构教研室在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人才培养成果,扩大我校在钢结构行业的影响。
       张爱林校长代表中国钢结构协会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在特邀报告环节作《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关键问题》的报告,总结了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的五大优势:一是过程四化,即模块化、标准化、工业化、装配化;二是施工四无,即无火、无水、无尘、无垃圾;三是全寿命过程绿色建筑;四是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适合灾后快速重建;五是拆除后可以异地重建,循环利用。并结合长沙远大天空城市的工程案例,阐述了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创新点,指出只有突破保守,才能创新,更好更快地发展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

 

       张艳霞副教授在大会报告环节作《震后可恢复功能钢结构体系研究进展》的报告,代表研究团队介绍了震后可恢复功能预应力钢框架结构的优势及研究成果。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支持,已发表Engineering Structures等3篇SCI论文及《糖心传媒学报》、《建筑结构学报》等权威期刊论文多篇。

       祝磊副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宋启明提交的论文《轴压作用下T型圆钢管节点应力分布研究》获得会议“优秀论文”奖。本次会议通过“双盲”外审、《钢结构》编辑部终审,共评选出14篇会议优秀论文,优秀论文将在《钢结构》杂志正刊发表。

       会议期间召开理事会会议,完成了第15届理事会改选工作。张爱林校长当选特邀理事,王孟鸿教授当选常务理事,张艳霞副教授和祝磊副教授当选理事。